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民间有个“三只半屋场”之说,所谓“屋场”,是指历史悠久的古聚落或有名气的大村落。“三只屋场”即芳溪熊家屋场、天宝辛会刘家屋场、同安张家屋场,另“半只屋场”指澄塘牌楼周家屋场。
熊家屋场【旧称“三村”(含上村、中村、下村),二十世纪中叶分为“上屋村”(包括上村和中村)和“下屋村”(包括下村)】,是宜丰县芳溪镇的一个大村落,全村近四千人口,清一色的熊姓。一世祖熊仔,原籍河南开封,北宋末年人,官中奉大夫,利州观察使,给俸筠州(今高安市),娶崔氏,遂迁筠州之盐步镇(今宜丰县新昌镇)。熊仔的八传孙熊友诚是元朝末年陈友谅的部将。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,兵败鄱阳湖,部下纷纷逃散。熊友诚南下,见一处风景秀丽,地平土阔,旁有荒塘,便隐居下来。
熊友诚生四子,长子彦良、次子彦安、三子彦端,均居新昌县城。大约在洪武末年,幼子彦恭(敬斋公)携四子(凯英、凯斌、凯南、凯文)来到芳溪,后来次子凯斌、三子凯南的后裔即定居芳溪(即今上、下屋村)。
历经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,芳溪熊氏涌现出了不少人才,在科举盛行的明、清两代,仅进士就有11人,举人69人,京官和知府、知县一级的官员多达20余人。熊姓遂成为宜丰(新昌)望族,熊氏宗祠分布在上、下屋村,芳溪也成了有名的大屋场。
熊氏祠堂根据《易经》中“阴阳协调,天人合一”的八卦理论择地布局,按坐北朝南,“吉门吉向”的自然法则奠基。祠堂内柱高梁大,宽敞明亮,显出粗犷、古朴、大气、简洁的风格特点。祠内的每一处细节(包括门楼、门当、山墙、屋柱、砖石、雕刻、楹联等),无不体现出先贤们的聪明才智和深厚文化底蕴。
凯斌翁祠和筠斋翁祠,是上屋村的熊氏宗祠,清代建筑,2016年4月21日列入第六批宜丰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单。
下屋村熊氏三祠堂(“凯南宗祠”、“士先翁祠”“天禄翁祠”),并排相连,形式相似,气势恢宏,清代建筑,徽派古民居风格突出,极具历史价值,是宜丰县境内最大的宗祠。
三祠均有八字财门和高大的门厅、牌楼,以及镂雕装饰、花格中门,左右有廊,中间有大天井,大门前广坪,全用石墁,鱼塘侧有石栏。三祠建筑总体宽56米,进深29米,最高处8.6米。2016年4月21日列入第六批宜丰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单。
熊氏宗祠凝聚着熊氏先贤的建筑智慧,其高超的建筑技艺,巧妙的规划布局,就是现代的能工巧匠也为之叹为观止。最可贵的是,气派的熊氏三祠堂门前干净整洁,未新增任何杂乱棚屋,在宜丰县唯此一处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